这是一家扎根于日本、立志面向全球市场的新锐人工智能初创公司。与许多只停留在口号上的创新不同,他们的技术是真正落地的——通过定制化的人工智能与 Web3 集成方案,切实为品牌实现流程自动化,帮助企业提升效率与竞争力。
他们的理念很清晰:复杂的技术,不应该成为晦涩的黑箱,而应像空气一样自然、透明,最终转化为能直接驱动业务的有效工具。
当他们找到我们进行企业形象设计时,提出的要求简洁却意味深长:“一切都要真诚、有力。不要廉价的特效,不要浮夸的装饰。我们希望品牌像一件实用的工具——握在手里简单明了,用起来却威力十足。” 这听上去像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愿望,但同时也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。
公司logo与VI设计
我们依旧从符号出发。不是机械地提取名字首字母,而是去寻找一个能承载更多含义的形态。最终,我们被视觉悖论所吸引——无限循环、空间错觉与流动的动感。
我想将“数据流”的概念——它的无限性、方向性和系统性——融入图形,于是,一个特殊的立体“S”逐渐成型。它既像一个信号,又像一个系统的节点,同时又像一个运转的过程。它带着一丝神秘感,让人忍不住反复端详。
名字的选择同样是一道难题。它必须与这个“S”符号产生呼应,而不是各自为政。我们测试了多款字体,调整线条粗细、比例节奏,甚至对字母“t”和“i”的细节反复雕琢。当所有元素终于融为一体,整个标识像一个清晰而有力的声音,精准地传达出品牌的特质。
色彩与字体(Color & Typography)
颜色的确定,是一次深入的思考过程。起初,我们研究了科技行业的经典配色——蓝色、紫色、绿色。它们稳妥,但显得平淡和保守,与这个品牌想传递的能量并不匹配。
他们要的,是一种能量感——自信、动力、随时准备行动的姿态。于是,我们选择了霓虹红。它鲜活而不刺眼,明亮中带着力量感,像是从内而外散发光芒。深浅色背景的配合,使整个配色方案无论在任何场景下,都能保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记忆点。
字体方面,我们选用了 Diatype——一种极简却富有性格的怪诞体。它既有现代科技的干净利落,又不失温度与个性,避免了陷入“冰冷科技”的刻板印象,让品牌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找到平衡。
品牌格局(Brand Patterns)
品牌的VI视觉系统不仅限于Logo和色彩,还需要一套可延展、可识别的图案语言。我们摒弃了传统的静态网格和简单的几何重复,因为它们太过呆板,缺乏动感。
logo灵感来自于“S”符号本身的模糊效果——我们在交汇的线条处加入渐变与虚化,营造出如激光轨迹、热浪涌动般的视觉感受。霓虹红色的点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动势,使图案即便静止,也能呈现出深度与能量感。
这种处理,让品牌图案既能在数字化界面中表现灵活,又能在印刷品上保持清晰度和独特性,确保品牌在多平台传播中的一致性与辨识度。
最终,我们为他们打造了一套外表简约、内核充满能量的企业形象系统——从Logo到色彩、从字体到图案,每个元素都紧密协作,传达出品牌的核心精神:清晰、实用、可靠,同时不失活力与前瞻性。
这个设计,让品牌在第一眼就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,并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,保持鲜明的差异化优势。它不是一种短暂的视觉潮流,而是一套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品牌语言,能够伴随他们在全球市场的征程中持续发声。
总监微信
复制成功
业务咨询 何先生
业务咨询 何先生
搜索感兴趣的内容